编者按
大资管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私募单打独斗、依靠“个人光环”运作的时代正在过去,体系化运作与规范化管理成为大势所趋。
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想要行稳致远,在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对内必须做到专业化分工来提高整体战斗力;对外必须能够做到清晰地告诉他们的投资者,自己用的是什么样的策略,卖的是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群体。
这是摆在各家管理人面前的必答题。
面对客户,凯丰信奉坦诚开放的原则。我们的投资者年会自成立以来每年一度如期而至,为的是让所有客户和合作伙伴“见真人,听真话”:面对面与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近距离沟通,听到他们专业真诚地分享包括投研框架、业绩回溯、市场展望等一切客户与合作伙伴想知道的信息。
我们也希望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
在凯丰投资“长与耕耘,才致岁丰”2020年投资者年会的现场,大家对几位投资决策核心成员以及管理层提出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样的回答?
以下为圆桌论坛环节实录。
主持人:我们之前向投资者搜集了不少问题,今天由我作为代表,向各位大佬请教。
第一个问题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凯丰目前的进化程度是否达到了您的预期?
吴星 凯丰目前的发展其实已经远超我们最初的构想。在创业之初,我们希望凯丰能在三至五年内成为一家还不错的私募,在五至十年内成为一家知名私募。从目前来看,凯丰的发展已经超出预期。
主持人:凯丰在2012年从期货起家,2014年加入债券,2015年加入股指期货ETF,到2016年底正式把个股投资纳入宏观策略体系。在凯丰从期货向宏观策略转型的过程中,吴总是如何考虑的呢?
吴星 我最初也没有转型的想法。初入行时,我研究小麦,做硬麦和强麦之间的套利,后来尝试玉米,发现玉米和小麦两个纯谷物之间也有套利机会。之后我又研究了豆粕、豆油,发现豆粕和玉米之间存在饲料领域的套利。到2012年,我从农产品领域拓展到黑色、能源化工,发现套利机会仍然存在。2012年我们总结了CPI和PPI的套利逻辑,业绩也非常不错。
套利的核心是要对具体的事物有足够深的理解,只有不断了解产业链最底层的东西,才能发现价值内核。否则,跨界跨得越远,风险也就越大。凯丰出身商品期货,后期又加入了股票和债券,商品和股票之间的套利也就产生了。
做套利,首先要打好底层的基础,若是底层的能力不够,做宏观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细节暗藏产业密码,研究发现价值内核”,只有不断研究产业链最底层的逻辑,比较事物之间的差异,屏蔽不相关的影响因素,才能在研究的过程中越做越深入。
在方法论方面,宏观策略的底层逻辑其实和之前的期货策略是一样的,也就是首先要深入细节研究。做股票投资,需要选择好的股票,然后在股票池中做策略,再是跨市场投研。
宏观策略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概括。
主持人:感谢吴总的回答,也就是说凯丰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首先把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的东西做好,打好基石,然后不断聚沙成塔,获得层层阿尔法。在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后,凯丰再不断扩展能力圈,拥有宏观策略的视野。
第二个问题针对王总,凯丰现在有110多名员工,其中有70余名投研人员,投研人员的配置相当于中大型公募。对于这样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凯丰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大家选择留在这里,为凯丰持续创造价值呢?
王东洋 我和吴总在公司的分工是不太一样的。吴总主要负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投研工作部署,而我主要负责战略的执行落地和日常经营管理,主管市场、产品、风控等中后台部门。通过这样的经营管理体系,我和吴总之间能架起非常好的沟通桥梁,各司其职,又彼此促进。
关于公司的管理或者是人才队伍的管理,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拥有统一的文化价值观。
凯丰有非常稳定的核心团队,团队成员也能彼此信任、互相分享。高总和吴总已经认识了挺久,大约有七年时间;浩川总在2014年就来到凯丰,至今也有六年;晓卉从入行就跟随吴总,至今已有十余年;而我加入凯丰的时间反而是最短的,目前只有三年半。
凯丰的核心团队非常稳定,我认为与吴总谦虚、真诚的个人魅力相关,也与凯丰的公司文化相关。同事们在一起讨论时,能非常真诚地交流,总是讨论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以谁更权威、谁的职级更高为准。
此外,公司团队之间能够互相信任和及时补位。比如在出现回撤时,市场团队尽可能地做好沟通和维护,不会给投资团队施加更大的压力。正是这种开放交流的团队氛围,才让一百多人的团队凝心聚力,形成化学反应。
第二个层次是非常清晰的目标和愿景。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团队所有成员是否能认同公司理念,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是至关重要的。
凯丰的战略目标是要做一家立足中国全球领先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中国有句老话“占山为王,举旗为号”,如果全球的宏观策略没有中国公司,那其实也是挺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愿意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凝聚在一起。
第三个层次是分工明确但又互相促进的组织机制。
吴总一直在提“道法术例”,本质上是对投研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
凯丰之前提出过“去吴星化”的概念,也就是把吴总成功的经验总结成公司理念,形成系统性的制度体系,再通过方法论赋能给每一位员工,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组织能力和投资能力。
以这三个维度为基础,未来的凯丰人还会不断升级、不断优化,朝着“立足中国全球领先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的战略目标不断前进。
主持人:谢谢王总,只有基于理念的认同,才能把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
接下来的问题有关宏观经济,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或者说是科技战加剧,一系列政策矛盾激化,那这一过程会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请高总进行回答。
高滨 大家一直担忧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应该会长期持续。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对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是增长,二是风险溢价。
今年中国市场的增长其实是非常好的,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并没有对中国的出口能力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中国制造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随着企业整合,头部企业增速会相对更高,销售增速和盈利增速可能达到双位数。随着估值的进一步扩张,股票市场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目前债券市场十年期国债利率为4%,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全球范围内还有国家的风险溢价问题。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万美元,今年仍会增长,再过两至三年就可能会超过1.25万美元,进入全球高收入国家行列。之前很多人还在担心中国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目前看来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是毫无问题的。中国一旦成为高收入水平国家,风险溢价就会下降,资产估值随之上升。
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中国股市是比较好的。有些人问,今年涨这么多,市场后续是否会有调整。短期内我们要根据资金流向等角度来考虑问题,风险的确存在。但从长期趋势上分析,美国无法对中国产生很大的威胁,也无法改变中国市场的整体方向。
主持人:接下来是针对晓卉总的问题。晓卉总从2016年开始实盘操作商品期货,到现在实现个人五年六倍的投资业绩。作为凯丰最早的一批员工,你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周欣晓卉 我还是很感恩凯丰这个平台,感恩能认识吴总。我在2014年的情人节加入凯丰。一方面,吴总也是在2月14日加入期货行业,所以我选择了和他相同的日子;另一方面,我希望从此结缘期货投资,能在这个行业一直走下去。
作为凯丰的老员工,我想用两个词来总结我的从业经历——坚持和相信。
坚持就是坚持学习、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我们每一天收盘之后,甚至是中午午餐的时候,都有路演。不管是期货、股票,还是债券、宏观领域,也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路演,只要有时间,你都可以去参加。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公司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浓的。
无论是在商品期货投研中,还是在整个投资领域中,坚持都是非常重要的。相信自己在做的事,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团队、平台的赋能。在这里我想再借用吴总的两句话——“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以及“相信自己、相信公司、相信行业、相信国家”。
从小我做起,相信自己,同时也相信站在更高维度的领导看到的东西会比我们更长远,也会为我们谋划更有希望的未来。
主持人:通过大家的掌声,我能感受到晓卉姐是非常真诚的。正是这样把自己的职业生涯交给凯丰,晓卉姐和吴总组成了凯丰历史上最佳的投资搭档。
接下来的问题针对整个债券板块,自2014年加入债券以来,凯丰债券的业绩也比较不错,想请问浩川总如何看待债券在整个宏观策略投资中与其他资产的关系?
王浩川 在宏观不同周期中,不同的阶段适合配置不同的资产。因为每一类资产都有其特定的周期,有自己的春夏秋冬,所以宏观配置需要掌握各种资产本身的特性。
在投资过程中,债券与股票、债券、商品都有很强的互相促进和互相借鉴的关系。比如对股票投资而言,它的牛熊转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流动。做债券的人对于资金是很敏感的,因为如果央行降息就会对股票产生大利好,但是在央行降息前最早做出反应的是债券。
吴总在演讲里有提到股债性价比,这个指标从跨资产视角出发,为债券投资提供客观的提示。如果只看债券,经常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但若是跳出来看,就会发现实际上在今年3月份,股债性价比就已经达到高点,说明当时宏观情绪已经悲观到了极点,股票市场很悲观,债券市场非常乐观。按照这一指标,卖出所有债券,全仓股票,对今年宏观策略投资而言就是一个“神操作”。
至于商品,我在这里举螺纹钢的例子。螺纹钢是中国基建和房地产的表征属性非常强的一类资产,它的价格在很多时候与国债期货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在2016年市场对债券一片看涨时,螺纹钢的上涨就提前给出了预警,使我们能及时降低债券仓位。如果能设计出适当的对冲操作,那么对于控制资产净值波动是很有益的。
在未来产品中,我们也会或多或少地会通过应用股债组合,或债券商品对冲组合,来实现盈利。
主持人:在优美的债券收益曲线背后,其实蕴含了资产联动的智慧以及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再次感谢王浩川总的回答。
接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灵魂拷问,由我作为代表来问一下吴总,您对于凯丰的宏观策略、自己的团队和未来的业绩有没有信心?
吴星 刚才结束的时候我已经非常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态度。我非常有信心,也会越来越有信心,而且我的态度也是非常坚定的。
这几年我们从最早的商品期货慢慢做到股票投资,期间最难的实际上是对投资理念、投资方法的理解,但这些我们都基本完成了。至于宏观策略,从国内宏观到布局海外,我们已经搭完了宏观策略框架,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我对凯丰的未来是非常有信心的。